《同路同心·永兴共富路》系列报道二:路通景美产业兴 文旅融合绘新篇
2025-07-08 10:15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兰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305
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7月8日讯(通讯员 欧阳永强 王杰勇 李璐倩)继续关注《同路同心·永兴共富路》系列报道,今天推送第二集《路通景美产业兴 文旅融合绘新篇》。

▲永兴县一线天道路

眼前这条焕然一新的一线天路,是2024年改造完成的。过去因路不好走,是游客的“烦心路”,如今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柏油路。今天,就让我们沿着这条路,去探访提质改造后给景区和村民带来的新气象。

在层峦叠翠的一线天景区入口,碧绿的便江如翡翠般静静流淌。曾经,永兴县“一线天”奇观虽美,但通往景区的道路狭窄崎岖,坑洼难行,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,也让守着“金山银水”的村民们空有资源却难变现。

便江街道锦里村村民曹文芳:“感谢政府的支持,以前我们这条路很烂,游客很少,现在这条路这么好了,客人慢慢地也多了。”

这条畅通的路,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便利,更为村民们参与旅游服务打开了广阔的大门。锦里村村民曾庆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遇,积极投资参与一线天竹筏项目的生产经营。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,单日收入近千元。如今,村民无需外出,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钱。

江面上悠然划过的竹筏,掌舵的正是当地的村民。游客们乘着竹筏,缓缓穿行在便江的青山绿水之间,近距离感受“舟行碧波上,人在画中游”的诗意。

便江街道锦里村村民曾庆立:“我们村里成立了竹筏公司,大家入股集资买了这些竹筏,景区负责管理和引流,我们村民经过培训就当起了“筏工”。在家门口就能就业,收入比出去打工强,还能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八方来客,心里特别美!”

这条提质改造后的一线天路,意义远不止于畅通景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它更像是一条纽带,将我县精心打造的“徐霞客便江游”精品旅游线路紧密串联起来。

游客沿着这条路,可以探访湖南省第一块徐霞客出游里程碑、弘祖书院、徐霞客文化墙等一系列文化地标,沉浸式体验徐霞客笔下“江流山色,树影墟灯”的灵秀意境,仿佛穿越时空,与古人一同领略便江的山水之美。

在东头野渡景区,迎来了今年暑假的首批研学团队。孩子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,循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386年前的足迹,用心感受“余揽山水之胜,过午不觉其馁”的诗意画卷。

研学学生段欣颜:“我觉得这次研学特别有意义,沿着徐霞客走过的路,我看到了这么美的风景,感觉课本里的知识都活起来了。我以后还想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,了解更多历史文化。”

东头野渡负责人李昊翰:“只有路通了,我们的旅游大巴车才能进来。这对于我的项目来讲,我觉得这是对我的最大的一个支持。经营收入和游客数量都有很大的增长,比如我这里每年的游客数量基本上在10万到20万之间。”

一条路,不仅改变了景区的面貌,更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,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。接下来,永兴县继续完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,提升服务,让更多乡村因路而兴,因旅而富。

县文旅广体局便江景区负责人李胜:“自从一线天路提质改造之后,我们一线天景区包括便江风景区游客还是有明显的变化,同比去年增长了80%左右,收入也是显著提高了,接下来我们景区将围绕一些业态不断丰富,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。”

责编:李兰霞

一审:李兰霞

二审:郭美英

三审:李凡
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  下载APP